数字报手机版

A04

“网红打卡地”长春北湖湿地公园 承接都市繁华 共享乡野宁静 2023年04月26日

园内景观一角 本组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摄

供游客娱乐的小火车

游人游园

2022年的北湖花海

北湖公园春花绽放

“下班后经常带孩子在园内转转,亲近自然放松心情。”家住长春新区的刘阿姨一家人,每天傍晚都会到长春北湖湿地公园散散步,欣赏家门口的春景。进入阳春四月,临近“五一”假期,一步一景的长春北湖湿地公园,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春光美景吸引市民游客的同时,也带热了周边商业,北湖湿地公园成为长春又一张生态名片和旅游经济的新动力。

河湖“洼地”变身幸福“高地”

每到节假日,家住农安的李先生都会驾车带着儿子前往北湖湿地公园打卡,父子漫步小径,妻子拿着手机不停拍摄美景。长街曲巷、小桥流水……步入春天的北湖湿地公园,仿佛闯入了七彩的童话世界。蓝天白云、绿树碧水,金色的夕阳映照下,一片片的芦苇、香蒲和鲜花,斑斓绚丽,盈满眼帘。

但鲜为人知的是,曾几何时,这片区域地势低洼,生活污水等在此汇聚,多年来一直是城市排涝区、水灾频发区,环境质量堪忧。为此,长春市用了两年半时间,将其改造成一座兼具防洪、治污功能的湿地公园,在治理过程中疏通了“外河”“内湖”两大水系,实现了河湖分治、湿地修复的目标。

北湖湿地公园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致力于塑造优美的风光,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将公园建设成为以自然生态、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湿地公园。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前来过冬或者在迁徙途中停歇。规划面积11.97平方公里的公园内,柳堤、枫岛、桦塘等十大景点更是美不胜收。

“来此停歇的有白鹭,还有留下过冬的赤麻鸭、绿头鸭等。”长春北湖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春秋,工作人员就在公园保育区内监测到了大量野生候鸟,它们常常几十上百只聚集成群,在桥南保育区觅食游弋,时而戏水、时而晒太阳,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为了保证生物的多样性,避免野生动物遭受打扰,公园还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定期对其巡护。

昔日“洼地”如今变身幸福“高地”,居住在北湖附近的居民感受到了生态向好的红利。每天早晚来公园里转转,听听鸟叫,看看花草,生活格外惬意,成为不少居民的生活日常。

生态湿地公园跃升为

“网红打卡地”

生态好、景色美只是北湖湿地公园的一面,吸引年轻人不断拍照打卡的还有独具特色的游乐活动。

从正门进入园区,有观光小火车可载小朋友穿越园区;喜欢露营还可在湖边扎帐篷,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当然,人气最旺的属七彩滑道,总长100多米,从“云端”高点滑下,集尖叫、刺激、速度于一身,享受重力落差带来的刺激感;如果想要更刺激,可以体验520米长的玻璃廊桥,这里是年轻人喜欢挑战的“网红打卡地”;喜欢玩水的,可以体验上下总落差24米的高空玻璃漂流,有着N多转盘大回旋,乘皮艇顺滑道蜿蜒而下,时而缓慢时而激流,一定让你在水花里感受到清爽;秋天的北湖花海非常值得打卡拍照,占地6.6公顷、栽植294万余株各色花卉,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拍照;玩累了还可就近到北湖吾悦广场享受“一站式”吃喝玩乐购。

北湖湿地公园既承接了都市的繁华,又共享了乡野的宁静,是很多市民游客首选打卡地。当越来越多人气云集于此,生态价值及湿地对城市发展的附加值也呈指数级增长。“这些年,我们没少享受生态福利。”在湿地公园附近经营超市生意的马艳华,多年前扎根于此,她见证了北湖的蜕变与跃升,从无人问津的洼地到生态湿地,再到“网红打卡地”,她眼中的北湖正发挥磁石一般的魔力,带给包括她在内的无数创业者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记者手记:

生态空间释放民生发展红利

生态向好,产业向上。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中,抢抓历史机遇,放大禀赋优势是城市快速进阶的重要课题和路径。如今的北湖湿地公园,水清岸绿、生机勃勃,不仅是一条生态走廊,更是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长春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着力提升环境承载力,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传承水文化、激活水经济。在北湖湿地公园采访中,我们欣喜看到,公园内改造提升工程正加紧推进,“五一”期间陆续与游客见面。此外,一批旅游项目也陆续入驻,由此发展出四季各有风景的特色旅游。游客越来越多,直接带动区域商业繁荣和就业人数增加,生态价值正创造着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推进幸福城市再生。“北湖”样本,走出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正为全省范围内生态河湖建设探索路径,提供长春经验。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