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长春体育中考即将开启,体育考试总分将达到50分。体育这个曾经被冷落的学科突然就被提升了地位,体育成了一道门槛,成为家长全新的消费选择,由此也带动了体育培训市场的兴起。随着中学体育考试的临近,孩子们都是如何培训的?长春当前的体育培训市场又如何呢?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记者踏查>>
线下培训机构竞争激烈“冰火两重天”
李淩,长春人,曾经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后来因伤退役,如今在一家体育培训学校担任教练,在他的眼里,体育纳入中考计分后,校外培训越来越有“应试”苗头。
李淩告诉记者,为提高体能素质和分数,许多家长在校外给孩子报起了班。需求旺盛的同时,校外体育培训市场加速升温。仿佛一夜之间,学校周边的体育培训机构数量迅速膨胀,有些培训机构运营火爆,周末甚至需要排队,也有的开了不到几个月就关门了。
“你们几个孩子?最好你找6—8个孩子组成一个班,团体报名,这样有优惠,单独来报名,只能参加一对一的私教,价格要贵一些。”4月21日下午2点40分,在繁荣路附近一家体育培训机构内,负责人小杨趁着培训的孩子们还没来上课,正提前吃晚饭,因为再过1个多小时后,将有不少孩子前来培训,她需要忙前忙后,再没有时间吃饭了。
见记者上门咨询,小杨直言,周末4个教练全天课程已经满了,根本不可能再安排课程,只能从下午或晚上抽空。“现在团体课150元一小时,一对一私教298元一小时,18节课程为一个学期,共18个小时,可以保证孩子的体育成绩明显提升。”小杨说,她所在的培训机构的教练都是来自体育专业或健身的教练,有着多年的指导经验,社会上也有很多价格相对便宜的50—100元培训教练,但那都不是专业的教练,多数是“半路出家”,对孩子没提升,反而容易走弯路。“我们之所以课程全满就是因为教练好,这是核心竞争力。”小杨手指门外自信满满地说,周边开了不少体育培训机构,最后都黄了,只剩自己一家了。
小杨所言不虚,一街之隔的另一家场地更宽敞的青少年体能培训学校已经大门上锁,玻璃落灰,门前“中考体育提高班”的字样依稀可见,但是所留的电话已经是空号。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体育培训的需求很旺,但招聘具有资质的教练并不容易,很多学校只能短期培训一些非专业的教练上岗,但缺乏技巧和专业知识,对学生提升不大,家长久而久之大多退班,这也是很多培训机构关闭的一大因素。
线上火热>>
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家教”受欢迎
与线下培训机构的“两极化”不同,线上的一种大学生“体育家教”很受欢迎,预约火爆。
“我有过7座城市马拉松的长跑经历,是一名在读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记者以“体育家教”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网上有不少大学生开展“家教”服务,上门帮助学生提升中考体育成绩。
记者联系了一名张姓同学了解到,他在省内一所高校就读体育专业。他通过日常所学指导学生有很大优势,“一般会对孩子进行初步测试,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进行阶段性成绩检查,以达到有效提升的目的。但初中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在文化课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提升体育成绩就成了他们拉开差距的跳板。”张同学表示,自己现在每周定期给两三个孩子做培训,都是初三的学生,主要是考试前的突击训练,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但技巧都是可以训练的,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技巧,能坚持锻炼,几乎都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并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当然,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这就是我们体育教练和培训机构在做的事情。”
家长声音>>
期待体育培训行业更加规范化
中考改革刷新了很多家长的观念,让家长开始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自2018年长春市公布了新中考改革方案后,2020年,长春市教育局又下发了《长春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标准》。从2021年以后,中考体育考试总分将为50分,由过程性考核和体育现场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30分,体育现场考试20分。中考体育项目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必选项)、跳绳和足球运球过杆项目中二选一,然后是立定跳远、前掷实心球、坐立体前屈三选一,中考体育时间为初三下学期。
“体育看似入门很低,但要是提升成绩,全凭孩子自己很难做到,家长也爱莫能助,比如1分钟跳绳,哪怕1分差距,也会落后很多,家长不可能坐视不管,哪怕是跳绳也要找专业人士教。”初二家长陈先生说,不希望体育成绩拖了孩子的后腿,所以现在已经开始报班,提前训练。
不过也有很多家长提出一种担心,青少年体育培训处于监管“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法律保障。众多培训机构只是在工商部门注册为教育咨询企业,并未纳入教育部门监管,教学内容无人评估监管。此外,对于体育培训的量化、标准也没有,很多家长难以确定效果,在实际购买培训服务中,很容易出现纠纷争议,或花了钱效果不好的情况。
监管加大>>
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评级标准正在探索中
2020年10月,教育部释放重要信号:“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这意味着青少年体育开始在体育市场崭露头角。
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体育课外培训机构,不少专家认为,需建立健全市场管理体制机制。对于以提分为目的的培训机构,相关部门要予以警惕和规范,保障课外体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分数至上的价值观扭曲体育锻炼的规律,让体育锻炼陷入“应试化”。
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拥有儿童体适能培训课程的机构有2950家,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仅有几十家,儿童体适能培训机构数量正在以每年超过80%的速度增长。
“虽然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不能开课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是疫情也让很多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身体发展和免疫力的提升,因此去年下半年我们的业绩迎来了大幅增长。”一家体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他看好儿童体适能培训行业的前景,这一市场仍有巨大潜力等待挖掘。
而记者获悉,长春市去年下半年启动进一步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专项整治。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与市场监管、民政、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藏身于居民楼等隐蔽场所的无资质机构(俗称“黑班”)的摸排,严防一些机构和在职教师违规违法聚集学生从事线下培训;持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含无资质机构)开展地毯式排査,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做好“回头看”工作,防止反弹,巩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成果。
此外,国内部分省市也提出《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引入更加严格的星级评定机制,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佳雪报道摄